SSI ļʱ
您的位置:首页 >

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工作方案 (试行)

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工作方案 (试 行)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4-17

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工作方案

(试 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及中宣部等部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就切实做好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深入贯彻国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落实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河东六大文化建设和发展运城文化事业工作要求,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作为运城蒲剧、眉户等地方戏曲专业教育机构,通过实施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做好以蒲剧为主的运城地方戏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普及与创新,让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领略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了解戏曲知识,培养高尚情操,提升艺术素养,引导良好社会风尚,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二、活动原则

(一)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蒲剧、眉户等为主,做好运城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坚持立足观众实际,创新艺术教育形式。以单一演出变为菜单式选择,每次演出都有戏曲知识讲解、戏曲技巧演示、经典剧目展演和互动四个基本环节。

(四)坚持以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为主体,以十三县市教学实践基地为抓手,组建专业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团队,长期开展活动。

三、活动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2019年开始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起始阶段。完成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方案,经校务会议审议后开始编排剧目,完成9个剧目的编排和10场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演出。

(二)2020年新编排演出剧目10个,完成20场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演出。

(三)2021年新编排演出剧目不少于5个,总剧目数不低于25个;多种形式的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模式初具雏形;与2-3个县签订戏曲进校园 (进社区) 活动服务合同。

四、服务对象

主要运城市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和各社区广大人民群众。

五、主要形式

(一)戏曲剧目演出。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实际及不同年龄段观看的戏曲艺术作品,组织我校戏曲艺术表演团队进校园(进社区)演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教育活动。如戏曲名家进校园、戏曲知识课堂、戏曲剧目赏析(讲座)、戏曲广播操、戏曲历史小故事等活动,形成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的特色和传统。开展戏曲角色、器乐、行当等体验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和广大群众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

(三)校校合作, 加强各学校戏曲社团建设, 支持各合作学校建立多种类型的戏曲兴趣小组、戏曲社团、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等,将戏曲进校园活动长期化、常态化。

(四)积极参加各学校、各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戏曲专场活动。

(五)以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为主,帮助、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创建戏曲特色学校。

(六)联系新闻媒体、合作学校广播电台等广泛传播戏曲知识。

六、传承内容

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表演技术还有其特有的美学思想精髓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城市地方戏曲有蒲剧、眉户、道情、芮城线腔等。

(一)蒲剧

1.蒲剧即“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

2.蒲剧技巧绝活及其代表剧目:

(1)蒲剧表演中的扇子功 ,代表剧目《表花》等。

(2)蒲剧表演中的手帕功,代表剧目《表花》《拾玉镯.刘媒婆》等。

(3)蒲剧表演中的水袖功,代表剧目《打神告庙》《宇宙锋》《失子惊疯》等。

(4)蒲剧表演中的髯口功,代表剧目《徐策跑城》《观阵》《杀府》等。

(5)蒲剧表演中的梢子功,代表剧目《哭坟》《宫变》等。

(6)蒲剧表演中的帽翅功,代表剧目《徐策跑城》《舍饭》《寇老西升堂》等。

(7)蒲剧表演中的跷功、椅子功,代表剧目《挂画》等。

(8)蒲剧表演中的翎子功,代表剧目《小宴》等。

(二)眉户

眉户又称“迷胡”,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代表剧目有 《留下真情》《张连卖布》《十二把镰刀》《一颗红心》《父亲》《迟开的玫瑰》《山妹》等。

(三)道情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 2006年,道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

(四)芮城线腔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是山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曲种。风格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抒情色彩。2014年线腔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主要代表剧目的有《青衣计》《钟鼓计》《怒沉百宝箱》等

七、菜单简介

(一)2019年计划编排演出剧目菜单

1.《悯农》: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烈日下工作的情节做形象的渲染,具体深刻的表达耕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将这首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唐诗谱成蒲剧唱段,拉近戏曲和生活的距离。

2.《挡马》:描述的是宋朝天波府杨八姐,因其兄延昭被困番邦,为打探消息,乔装番将,潜入番地。时有焦光普,随杨家八虎入闯幽州,不幸兵败,流落番邦,苦无腰牌可回南朝,乃在柳叶镇开设酒店,俟机盗取腰牌,挡马假请她饮酒,两面三刀俩人格斗之后,始洞番彼此身份,二人同心协力杀死前来搜查的辽将,一同回转三关。剧目中演员武旦反串武生,唱念做打翻,对演员基本功要求很高。

3.《舍饭》:本戏《牧羊圈》中的一节,唐代,西凉节度使黄龙造反,朱春登代叔从军,立功后封侯归来,被骗他母亲和妻子已死,痛不欲生,到坟茔祭奠,并舍饭七天,恰遇妻子母亲前来讨饭一家团圆,剧中朱春登帽翅上下翻飞,如头上芭蕾般灵动,表达朱春登一家重逢的激动和惊喜。

4.《阴阳河》:演绎了一出忠贞不渝最终冲破阴阳河束缚的爱情故事。本片段以“唱、念、做、舞”见长,并将失传多年的“担子功”在剧中充分的运用和发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美感。

5.《柜中缘》:经典的传统戏剧剧目。演绎的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之子岳雷,为躲避官兵的追捕,阴差阳错,误入刘家,村姑玉莲急中生智,将其藏于柜中,骗开兵勇。此后俩人喜结连理的一段佳话。本段欣赏戏曲小旦的唱腔、身段动作、碎步圆场、虚拟刺绣等,让大家领略小家碧玉的娇柔、玲珑俊俏、纯朴无华、纯真可爱。

6.《沙家浜》:八大样板戏之一。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的抗日斗争事迹。

7.《夜审姚达》:传统剧目《白罗衫》全剧中的一折,剧中徐继祖上京赶考得状元放任巡抚,接到状纸母亲状告义父十八年前抢亲,利用蒲剧帽翅技巧充分展现继祖看状纸时的惊讶、纠结、思索。

8.《杀狗》:《杀狗劝妻》本戏中的一节,曹庄妻子曹氏经常虐待婆婆,懒、馋、刁,与曹庄辞官,侍奉母亲甚孝形成鲜明对比。

9.《林冲夜奔》:节选自《水浒传》,描写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的途中的经历。整段既讲究唱功又讲究做工,身段繁杂,戏边舞边唱,对演员的表演技术和功力要求很高,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欣赏本段剧目让大家在领略戏曲魅力的同时回味经典。

(二)2020、2021年剧目编排以优秀戏曲经典剧目为主,紧扣学生课程内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行创新、编排、演出。

八、经费预算

(一)创作费用、排练费用、演出服装费用等前期工作经费学校据实安排预算,给予保障。

(二)演出费用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支出;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为基层学校提供高质量演出。

(三)通过积极申请国家戏曲进校园专项项目基金、社会化运作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活动长期、正常开展。

九、保障措施

(一)此项工作由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艺术研究中心主抓,戏曲专业教师全员参与;以2019年公开招聘的五名戏曲教师为主实施三年编创计划,每人每年创编一个戏曲进校园演出剧目,列入试用期及工作考核。

(二)学校支持戏曲艺术研究中心抽调本校相关教师、聘请社会戏曲专家及从业人员适时组建创作团队。

(三)逐步建立社会服务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推广机制,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活动,市场拓展由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等部门在学校安排下进行。

2019年4月10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