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0-08
挥别波澜壮阔的70年,展望承载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又一个70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自信而坚定,“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
未经黑暗,便看不到光明的可贵。未经磨难,便知不深复兴的意义。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中一次次奋起,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虽慷慨激烈,却抱憾而终。
国家强大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一直是先人们不懈的追求。管子提出“国富兵强”,商鞅力行“农战强国”,司马迁主张“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大秦一统、文景之治、盛唐气象、汴京胜景、康乾盛世,一直为国人世代传诵。
中国的梦,也是世界的梦。现在,昔日的丝绸古道奔驰着一列列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古老的非洲大陆活跃着一批批中国的白衣天使和建设者,中国维和军人在战乱之地守护着“安全绿洲”……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中国显示出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博采众长发展自己,我们也坚持“美美与共”“兼济天下”,欢迎别人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交相辉映。
(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令世界瞩目赞叹。继续带领十几亿人进入现代化、过上丰裕富足的生活,又将如何“当惊世界殊”?中国的工业化浓缩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几百年中曾出现的问题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集中显现。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清单”不断拉长扩容,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和文化享受,解决了“有没有”,大家更关注“好不好”。房子能不能便宜一些,工作待遇能不能更好一些,看病能不能更方便一些,每天围着孩子转的家长能不能轻松一些,我们的父母晚年生活能不能更安心一些……人民利益无小事,哪个问题都不是小问题,都需要严肃对待、久久为功。
作为中国南北生态重要屏障的秦岭,有人大肆违建别墅,虽三令五申仍失管失控;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严重破坏,虽屡遭批评却阳奉阴违、敷衍以对;脱贫攻坚事关民生民心,有些人却大刷白墙、搞面子工程;绿水青山本是自然之美,一些地方却给矿山刷上绿漆、自欺欺人……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却警示我们,政治纪律的弦要始终绷紧,“四风”问题树倒根犹在,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远非一日之功。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泛起,贸易摩擦、地缘冲突、恐怖袭击此起彼伏。人类面临着许多迫在眉睫的共同挑战,却有人一意孤行、挥舞大棒,用自身优先、唯我独尊,为和平发展蒙上阴影,给全世界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风回三峡,因巫山为隔而显其怒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会因艰难险阻而稍减成色,只会经砥砺淬炼而更显炫目。
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引领于胸怀坚定意志、崇高理想、担当国家民族命运的中国共产党。
以科学思想理论指引前进征途。在党和红军经历长征、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时候,毛泽东潜心撰写《实践论》《矛盾论》,对中国革命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在“文革”结束不久,各项事业在前进中徘徊的时候,“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先声。没有哪一个党如此重视哲学思维、思想方法、理论建设。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理论创造,指引着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伟大航程。读原著,学《纲要》,上“强国”,神州大地正在展开“思想之光”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生动画卷。
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汇聚于具有伟大爱国主义传统和爱国奋斗奉献精神的中国人民。
新时代,到处奏响着爱国、奋斗、奉献的昂扬旋律。无数乡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梦想;无数工人和农民兄弟姐妹起早贪黑、挥洒汗水,擦亮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荣光;无数快递小哥奔走在烈日下、风雨中,缔造了“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的奇迹。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为荒山披上绿衣、为农民拔掉穷根;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坚守孤岛,甘把生命献国防;种子使者钟扬16年踏遍西藏,采集4000万颗种子充实“种子方舟”……爱我的国,为我的家,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
1900年,面对老朽不堪的旧中国,梁启超写出了急迫而激昂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大学的青年学生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你们生逢其时、何其幸也。”“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
(四)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汇聚成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搞“零和博弈”、单干蛮干、“文明优越”,只能是逆潮流而动。人为切断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人才流,妄图让世界经济退回到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依靠“拳头”和“恐吓”解决问题,注定只有失败的结局。
战火、饥饿、疾病、恐怖主义蔓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贫穷。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机遇。六年来,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共商、共建、共享,“你输我赢”的游戏规则被打破,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越来越需要各国的齐心协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长征新使命,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唯有扎根中国大地,抓住每一个今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唯有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保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永远奋斗的精气神,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以梦想为岸、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在浩荡的时代东风中,向着下一个光辉的70年启航。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