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7-17
谢 伟
市文化艺术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市委“做特做强中职院校招牌专业”的要求,统筹抓好蒲剧传承、艺术教育和文化演出三件大事,主动服务中心工作,不断攻克学校发展难题,着力推动教学内涵发展,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步,戏曲教育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坚定文化自信,致力蒲剧传承。蒲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运城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作为蒲剧人才培养的源头,艺校坚决把传承非遗文化、培养艺术接班人作为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责无旁贷地扛起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一体推进教学和演出,做到“课岗融合、学做合一”,实现学生到演员自然转换、学校到职场无缝衔接。一是抓好学。以理论学习、规范化练习为主抓课堂教学,以参加比赛和见习跟学为主开展实践教学。二是抓好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戏曲)进校园”和蒲剧青年团演出活动,让学生直接进入实战,参加专业演出,实地演出经典剧目,积累舞台经验,切实打通了教、科、演各环节。三是抓好改。调整组建了“戏曲研究中心”,为正科级内设机构,全面开展戏曲研究;开展了“地方戏曲传播研究”,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四是抓好传。与蒲剧青年团共同创新编排了《山村母亲》《杨门女将》《西厢记》等,屡获国内外大奖,促进了蒲剧传承与创新。
二、坚持人才强校,厚植发展优势。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引进、培养、管理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在统筹推进中实现了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新跃升。一是调整职称结构比例,解决了4名高级讲师、12名讲师的聘任问题,使高、中、初级结构比例更加合理。二是制定了新的职称评审以及聘任办法,使业绩优先成为职称评聘工作的第一导向。三是狠抓“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引导,2019年双师型教师比上年增加35人,总量达到44人,占专任教师62%。四是注重外出学习,安排14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46名教职工参加“三教改革”网络培训、8名教师参加国培。五是争取10个公开招聘计划,补充戏曲、音乐等专业教师,将使专任教师队伍从71人增加到81人,占全体教职工75.7%。
三、提升教学水平,扩大艺校影响。坚持把教学水平作为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把参加专业比赛作为提升师生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专业技能(戏曲表演)赛项中蒲剧剧目《夜奔》荣获一等奖,实现了山西省中职项目近年来在全国技能大赛中一等奖“零”的突破,并赴京参加全国艺术职业院校戏曲教学剧目展演;2018年眉户《父亲》参加二十二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夺得金花称号并进入十佳;2019年剧目《夜审》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集体节目荟萃”活动中荣获最佳集体节目奖并参加闭幕式演出,摘取3朵小梅花。一年多来,学校两度捧回戏曲小梅花奖、两次赴京参加全国展演,荣获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5项,教职工获市级以上表彰65人次。
四、服务中心工作,展现艺校作为。作为全市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市艺校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2020新年戏曲晚会暨戏曲进校园启动仪式两次大型文艺演出,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近80万人次;着力破解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短板,不断创新办学方式,在全市建立了14个教学实践基地,推动艺术(戏曲)进校园,组织13场演出,7场戏曲知识讲座、5场戏曲现场教学、1次美术专业讲座、1次美术现场指导,近5000名师生近距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力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学校还将再建立10所教学实践基地,实现运城市十三个县(市、区)全覆盖;计划开展6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牢牢把传承文化责任、繁荣文化事业义务扛在肩上。
五、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坚持把面向市场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着力点,解放思想、创新方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2019年,成功申报戏曲表演专业为省高水平实训基地、音乐专业为省高水平重点专业,共获省专项资金350万元,为专业建设打下基础;新增了社会文化艺术和导游服务两个专业,其中导游服务专业为全市各重点景区培养导游、编导、演艺等综合应用型人才,2019年5月分别与夏县文旅局、关帝庙景区、新华旅行社等9家用人单位就导游服务专业实施订单培养进行集中签约,打通招生就业一体化路径;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山西红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果初显。下一步,还将逐步实施“一枝梅、一部剧、一个基地”的办学举措,推动文旅融合,赋予景区新的文化内涵,服务全市旅游发展。一枝梅,就是以艺校历年来荣获全国戏曲小梅花奖的45名得奖者为主,打造蒲剧演出专业团队,让蒲剧走进景区、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领略蒲剧之美。一部剧,就是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与文旅部门和景区合作,共同打造具有运城元素和特色的精品舞台剧,努力提升运城旅游服务品质,扩展办学范围。一个基地,面向市场扩展新专业,挖掘办学潜力,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将运城艺校打造成高素质、综合性文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运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六、完善制度建设,全面规范办学。坚持把制度治校和规范办学作为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建立健全办公流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召开49次校务会议,推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制定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内控管理六项制度》等40项工作制度;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特点与艺校实际,上报编办重新规范了内设机构,拟定了部门职责,减少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等问题,使学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注重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先后组织45次集体学习、6次工作分析推进会、2次拓展活动,狠抓工作落实,通过规范办学、依法治教推动学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法治校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转载自2020年7月13日运城教育)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