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您的位置:首页 >

夏日育“梅”酿芬芳
——我市蒲剧艺术人才强化培训活动述评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8-11

这个夏日,与天气一样炽热的,是市区蒲景苑舞台上流淌的,关于蒲州梆子的情怀。

6月25日开始,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省宣传文化名家景雪变工作室针对蒲剧艺术人才联合组织的强化培训,在这里持续进行。8月6日,戏曲名家培训环节圆满结束。其间,来自全国范围内各剧种的数位名家先后应邀至此,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艺术生涯中最精华的心得体会,作为知识养料输送给求知若渴的运城青年演员。

整个培训过程最能打动人的,就是细节中所彰显出来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既是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人才培养、对于文化传承所给予的强烈希望,也是风华正茂的蒲坛新秀们,在汗水中刻苦磨砺的执着坚守

01名家孕育的希望

一招一式,聂文华都精雕细琢。

参与这次培训活动的老师,都是在国内戏曲界享有盛誉的“大咖”级人物。他们是各剧种的杰出代表,包括川剧的余琛和崔光丽、上党梆子的张爱珍、京剧的张四全、秦腔的聂文华、晋剧的王晓平等。这些“大咖”级人物,大多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或者原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

如何用呼吸和身段呈现一种流动的气韵?如何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来锤炼自己的声腔?如何塑造巾帼英雄威风凛凛的形象?……每一位大师的培训都很有针对性,都堪称经典的戏曲教学范本。

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大师们在教学中专注的神态和不厌其烦的讲解,彰显了他们对艺术传承所秉持的一种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艺术指导兼导演聂文华,此次带来的是“最后一课”。即便是在与学生们告别之前,她还利用合影前的一会儿工夫,反复强调如何准确利用锣鼓点把握好节奏,并且比画着动作。她在离别感言中说:“我希望来年再到运城的时候,能够看到今天播撒的种子长出小苗苗,希望你们在蒲剧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聂文华的嘱托,事实上代表了“名师团队”共同的心声,殷切的希望里承载着满满的祝福,那就是这些成长中的“蓓蕾”在未来开花结果,成为优秀的蒲剧艺术人才。

02汗水浇灌的梅花

一套剑舞彰显扎实功夫

一方面是老师们的殷切希望,一方面是学员们的不懈努力。一个多月以来,学员们在舞台上挥洒汗水,收获进步,用优异的表现,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赞扬。

早上8时至12时,下午3时至6时,除去短暂的课间休息,每天的训练时间接近7个小时。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戏带功”,所以每一堂课都需要“披挂整齐”。

最累人的便是武戏了:穿上厚厚的“大靠”,捂得严严实实,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每次结束之后,学员里面的衣服不仅完全湿透,而且汗液还会浸入戏服。所以,为了防止戏服受损,工作人员每次都会及时拿酒精去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团长景雪变心疼地说:“我知道夏天扎大靠的感觉,而且是这么长时间,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韧劲和耐力!”

青年演员赵振看上去明显消瘦了许多。说起训练的辛苦,他淡然一笑:“每年的强化训练都会掉几斤肉,早都习惯了!”

运城学院蒲剧表演专业本科生贾骁茜同样深有感触地说,训练的时候是身体累,训练完了是脑子累。因为她在结束训练之后,总会反复琢磨老师的讲解要义,回忆哪一个动作没有做到位。

付出就有回报。贾骁茜之前在团里打造的《杨门女将》中扮演杨九妹,对于靠旗的掌握,这次她就多了几分心得:“之前摆动时会显得稍微凌乱些,现在知道如何通过控制,让4个靠旗往一个方向摆。这是塑造人物的一个点,它能够表现出女将的利落和英气来。”

“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陈洋洁,则对锣鼓点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前她不太注重动作的轻重缓急,现在知道亮完相后的某一个点需要柔和一些,而且身眼步法要跟台下的鼓师配合好。

03的追求

刀马旦演员多了几分神韵和气势

8月5日,名家培训阶段的最后一场汇报表演在蒲景苑进行。《鞭挂子》《枪架子》《起霸》……每个环节的表演都让人眼前一亮,同样的动作更多了几分神韵和气势。

台下,聂文华专注地巡视着每一个学员的表现。她直言这十几天的集训,让她看到了一个团队的勤奋、看到了蒲剧的希望。而且,对于这种坚持10余年对青年演员进行暑期集训的人才培养方式,她表示高度赞扬,认为这样的坚守彰显了运城对于戏曲人才和蒲剧传承的重视,希望孩子们在集训结束之后能够继续在排练场上挥洒汗水,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也希望古老的蒲州梆子能够发扬光大,走得更远!

景雪变说,这次暑期集训的名家培训阶段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搭建这样的平台,目的就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促进蒲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戏好唱,功难练。蒲州梆子的传承,唱念做打,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我们的培训内容既涉及唱腔,又涉及刀马旦的基本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继续心无旁骛地全身心学习、练功,因为有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用戏曲语言,把运城的精彩故事讲给大家听;也希望我们的‘小梅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绽放成耀眼的‘大梅花’!”

据了解,此次强化培训的基本功学习内容已于8月10日暂告一段落,随后便进入文化课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戏剧理论、法律讲座等。景雪变说:“我们就是要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让蒲剧艺术传承者既有高超技艺,又有文化知识。正如市委书记丁小强在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调研时所强调的,要坚决扛起传承弘扬蒲剧艺术的大旗,培养更多人品艺品俱佳的人才,为蒲剧艺术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加快推动蒲剧艺术高质量发展。另外,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也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虽然暂时不能演出,但培训一直在继续。”

(来源:运城晚报)

网站声明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