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03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忠实践行领袖嘱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市校合作”的部署要求,促进蒲剧发展,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多次对接,就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生产、技能提升、戏曲文化传播等方面达成共识。6月25日,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带着蒲剧走进中国戏曲学院。此次活动从25日完成了蒲剧艺术版面的全部布展开始,共分四部分活动。
6月27日,市委书记丁小强带队赴中国戏曲学院开展市校合作活动。
市领导王志峰、赵晔、张建元参加活动。在中国戏曲学院,丁小强与该校党委书记李必友,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等院校领导一起参观了蒲剧历史、名家名角等展览。在随后召开的市校合作座谈会上,丁小强指出,运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戏剧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蒲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运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已成为运城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希望双方在蒲剧人才联合培养、剧目创作生产、戏曲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携手促进蒲剧艺术繁荣发展。李必友、尹晓东对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蒲剧传承发展、深化“院校合一”改革的做法和成效深感钦佩,表示将在人才培养、戏曲创作研究、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与运城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蒲剧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蒲剧艺术发展史展览”。展示了蒲剧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为中国戏曲学院的学子们了解蒲剧、认知蒲剧建立了一条通道。
创新举办“蒲剧名家艺术讲座”系列活动。6月26日、6月28日,分别由二十大代表贾菊兰,梅花奖艺术家吉有芳、王艺华、景雪变和郭少华等做主题艺术讲座。
该院戏文系党总支书记钟鸣在主持讲座时指出,蒲剧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蒲剧艺术家不断地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戏曲大家庭中最耀眼的花朵。通过党建引领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科学研究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戏文系主任颜全毅向师生们全面介绍了蒲剧艺术的发祥地蒲州、运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艺术名家们的精心授课表示衷心感谢。
院党委书记王志凯向大家介绍了蒲剧艺术院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他鼓励国戏师生们主动参与到新时代蒲剧艺术新发展新征程中。
讲座中,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贾菊兰以传承戏曲艺术,书写时代辉煌为主题,讲解了如何在蒲剧现代戏中彰显人物角色的时代价值;
院创作室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吉有芳从自己演出《西厢记》中的红娘说起,讲述了专心致志演好花旦的五点感悟和体会,并给大家表演了《杀狗》中的吃面片段;
院创作室副主任、高级讲师郭少华从宏观角度梳理蒲剧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蒲剧艺术唱腔与表演特色;
中国剧协理事、运城市剧协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艺华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讲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并为大家演唱了《枣儿谣》中吴伯宗的片段;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景雪变讲述了坚持“校团合一”人才培养机制,为蒲剧未来发展赢得主动权。她强调地方戏剧教学要注重打好“阵地战”,即培养一批,就要收获一批;收获一批,就要成就一批;成就一批,就要扎根一群,真正形成戏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随后她让自己的学生表演了蒲剧的特技绝活:扇子、手帕功、髯口功、帽翅功,精彩的表演让听讲座的学生们叹为观止。
28日上午,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和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党总支联合举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题党日活动。
他们齐诵了党章部分内容,重温了入党誓词,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王志凯介绍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改革发展情况,表达了与国戏开展深度合作,携手促进蒲剧艺术繁荣发展的希望。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党总支书记钟鸣主持了此次活动,党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此次活动是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落实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精神,特别是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期间重要指示精神的回应。“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蒲剧人将在习总书记讲话的引领下,担负起振兴蒲剧的大任。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