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1-10
晋南是三弦人才荟萃的地方。进入新时代,如何守正创新,让这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的张丰光老师,30年来坚守初心,扎根基层,一直在三弦文化和蒲剧艺术的传承、弘扬、发展上努力着、探索着。
早课
正带领孩子们排练的老师叫张丰光,他头戴一顶黑色瓜皮帽,身着一件黑色大衣,坐在孩子们中间,起劲地弹拨着三弦。这么冷的天为啥要让孩子在户外上早课呢?
张丰光: 咱们戏剧老一辈留下的要练“冻功”,为什么要练“冻功”?你说咱们剧团下雪不伴奏那不行。有些娃没练下功,天一冷,手关节就不听使唤,这就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学习经历
62岁的张丰光老师是山西省芮城县人,三弦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运城市音乐家协会三弦专业委员会会长。从1995年至今他一直担任三弦专业教师。
回想当年学习三弦的经历,张老师依然历历在目。
张丰光:我们当时的条件特别特别差,我当时弹三弦手上还带个小沙袋,为了增加它的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凌晨1点钟就开始起来练功,等演员5点钟起来的时候,我们随着他再练第二场功,当时剧团你不好好练就把你裁了。
凭着对三弦的一腔热爱和刻苦练习,张丰光第二年顺利考进芮城县黄河蒲剧团。
从此他对三弦的钻研一直未停止,从渭南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又师从西安音乐学院张棣华教授,还曾得到中央音乐学院三弦谈龙建教授,原上海音乐学院张念冰副教授,以及中国电影乐团三弦演奏家演道远先生等名师的教授与指点。
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合影
接受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张念冰的指点
向中国电影乐团三弦演奏家演道远先生学习
与西安音乐学院张棣华教授合影
多年的勤学苦练,张丰光老师对传统弹拨乐器三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张丰光:这个食指和大指的弹挑,这一弹叫一阳,一挑叫一阴,符合中国的阴阳。它这种得天独厚的东西大绰大注、大柔大滑、颗粒性极强。
三弦技艺
由于三弦演奏特点的丰富多彩,使它在蒲剧、秦腔、眉户、永济道情、洪洞道情等晋南小戏和曲艺中都是主奏乐器。那它在古老的梆子戏鼻祖——蒲剧中,又是如何展现的?
咱们晋南的三弦在全国的数量是最多的。它能调节气氛,125 125 1251,坏人出来了。小姑娘出来,它又是另外的,中年妇女出来,老太太出来又是另外一种,它表现得比较丰富一些。三弦在戏剧乐队里面主要起到骨架的作用,我给你唱上两句上老蒲剧。
三弦起于秦,兴于元。过去的老艺人,在没有舞台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靠的就是三弦音域宽广,音色厚亮的特点,在民间素有“一把三弦一台戏”的美称。解放后,著名三弦演奏家李凤山、香港中乐团三弦首席赵太生都出自于晋南,他们在三弦的弘扬、传承、创新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张丰光:三弦在戏曲里面,像蒲剧“流水”板中的音符5 1 5 2、5152,表现蒲剧慷慨激昂、黄河奔腾特有的演奏方式,独具一格。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与三弦专家闫定文、聂新荣、管小军合影
1988年,张丰光老师创作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三弦曲《河东琴韵》被收入《华乐大典》。在2008年被录入《三弦基础教程》当中,它以地域特色明显的线腔戏音乐元素为主体,生动展现勤劳善良的河东人歌唱幸福生活的欢快心情。
润物无声
2005年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展演《秦桑曲》
2005年,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张丰光深情演奏了他移植的《渭水情》《秦桑曲》等作品;同年9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举行的全国三弦艺术研讨大会,并参与了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厅的演出。
张丰光:我一般移植的曲子,比较喜欢诉说性强的,有感情的东西。让他们听一听我们地方的东西,家乡的美和泥土味,借此机会,宣传我们的戏曲。
张丰光创作的《河东小调》,与他人合作的《武魂》曾获山西省文化厅、教育厅创作一等奖。
一次次名家指点,一回回实践感悟,一年年积累沉淀,2021年,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校)成立后,张丰光担任戏曲乐队的专职培训老师,在传承创新与深耕探索中,让三弦艺术在戏曲里有了更深厚、更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和承载空间。
弦弦掩抑蒲韵情,时代赋彩重传承。短短两年多时间,他培训的20多名学员从零基础到现在能担任给演员调唱、伴奏、合奏。
张丰光:我给他们讲,你们都有福气学这个戏曲。戏曲将来会丰富你的人生,给你们生活奠定很坚实基础,你们要好好学。
张丰光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2023年8月份,第一批乐队学生去上海参加“小梅花”颁奖展演,担任伴奏;11月13日去太原参加“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为老师比赛进行伴奏、合奏;他指导的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以及临汾、运城两市各戏剧专业团体。
看到孩子们的成长进步,张丰光感到很欣慰。
张丰光:我说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老师。就看你对这个孩子负责吗?过去“年箫月笛当日笙,三年弦子不中听”,它各个技术就是难,我们采用的是口传心授、直观教育、手把手地教,让他们准确地掌握三弦技巧。
采访完张丰光老师,窗外已是寒月如钩。张老师又开始上晚课了。
张丰光:我就是这么一个执着的人,一个知难而进的人。我下定决心,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三弦传承好,更有责任把三弦发扬光大。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