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您的位置:首页 >

蒲剧《赵氏孤儿》:真情大义的千年回响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4-30

□记者 杨颖琦 文图


《赵氏孤儿》剧照

第一次遇见《赵氏孤儿》,是在文学课堂上。元代时,剧作家纪君祥创作了传奇剧本《赵氏孤儿》,四百年后的清朝,在华传教的法国人马若瑟将其翻译成法文,后又被转译成英、意、德等文字,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后来,法国文豪伏尔泰将其改编成话剧《中国孤儿》,一经演出便引起巨大轰动,这也使《赵氏孤儿》成为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古典戏剧作品。

4月27日,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座无虚席,洪洞县蒲剧团带来的蒲剧传统剧目《赵氏孤儿》,以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豪放激昂的曲词及蒲剧演员的精湛演绎,吸引了众多戏迷朋友。演出现场掌声阵阵。

蒲剧《赵氏孤儿》的故事,从晋国权臣屠岸贾的阴谋展开。他为报私仇,设计陷害丞相赵氏满门,一时间,赵家三百余口惨遭屠戮,唯有赵氏儿媳——公主在危急中生下赵氏孤儿,保全了赵家唯一的血脉。围绕着这个襁褓中的婴儿,程婴、程妻、卜凤、公孙杵臼、韩厥等忠义之士挺身而出,救下赵氏孤儿,并在16年后新主登基才得以除去奸臣,为赵氏报仇,让孤儿与公主相认。在这16年里,他们或是舍弃亲生骨肉,或是牺牲自己,只为了保护赵氏孤儿,让正义得以伸张。

“义”是蒲剧《赵氏孤儿》的核心主题,剧中人物的义举令现场无数观众动容。韩厥作为守门将军,本可以将程婴和赵氏孤儿交给屠岸贾,但他却选择了放走程婴与孤儿,然后拔剑自刎;公孙杵臼更是以年迈之躯,主动承担窝藏赵氏孤儿的罪名,最终被屠岸贾杀死;程婴为了救孤儿,献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小卜凤面对屠岸贾的严刑拷打仍不透露孤儿的行踪,也死在了屠岸贾的刀下。

在《赵氏孤儿》中,“情”被置于极端残酷的环境中,展现出人性中最深沉的情感力量。剧中,屠岸贾发觉孤儿的存在后,为斩草除根,下令三日内如无人献出赵氏孤儿,则将全国与此孤儿年龄相仿的婴儿全部杀尽。程婴为了救赵氏孤儿和全国的幼儿,与公孙杵臼商议,献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种选择是亲情与大义的碰撞;他的妻子在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缢,用自己的生命为丈夫的义举让路。这种牺牲,既是对孩子和丈夫的爱,也是对正义的坚守。

洪洞县蒲剧团的演员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剧中人物的情与义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眼神、动作、唱腔,都饱含着深厚的情感,让观众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

饰演程婴的青年演员刘飞飞,将程婴的复杂情感演绎得入木三分,从中年得子时的欣喜到忍痛舍子时的痛苦和挣扎,都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程婴的一段段唱腔,时而如泣如诉,表达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时而激昂高亢,体现出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尤其是公孙和自己的亲生儿子被屠岸贾残忍杀害后,程婴跪在他们尸体前的一段长独白,通过丰富的唱腔变化和肢体动作,让程婴积攒已久的悲痛情绪在这一刻得以释放,让观众听之动容。

饰演公孙杵臼的演员宋家平,以其沉稳的表演风格,将公孙杵臼的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表现得恰到好处。他的每一句台词都掷地有声,仿佛是对正义的庄严宣告,让观众真实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坚定和无畏。其他演员,如饰演屠岸贾的贾小平、饰演卜凤的卫万金、饰演韩厥的乔俊英等,也都以出色的表演,为剧情演绎增色不少。他们的精彩演绎,使得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让观众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和生死与共的情义。

在感动之余,也感受到了运城戏迷对蒲剧的喜爱。舞台上,蒲剧演员倾情演绎,用精湛技艺表现动人故事;舞台下,戏迷们沉醉其中,每一位演员的每一段出彩表演都迎来热烈掌声。演出落幕,大家都站在台下,久久不愿离开。这是蒲剧的魅力所在,也是戏迷和蒲剧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网站声明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出品”。